2005.06.18
一、張公祠聯掛鍾家,搜拼叢殘古意加,
今日無磁磁器口,茶樓櫛比賣麻花。
【注】抵渝,晏紅來接。念及昔日同遊三峽情景,倍感親切,然訝其瘦也。曰:胰腺炎,方開刀。彼已由川大轉至四川外語大學,任圖書館長,蓋勞累所致。導余往遊磁器口。此地林森嘗題碑云:「小重慶」,今則併入市內,已無磁器行,唯以龍隱古鎮名義,號召觀光客耳。龍隱者,謂昔建文遜國時嘗隱於此,鎮有寶輪寺,即其隱居之地。此乃訛傳,不足信憑。寶輪寺大殿塑佛陀與阿難迦葉像,背則為西方三聖。導遊不知,云為觀世音。殿陛鐫龍紋,乃寺廟慣例,亦附會為建文事。鎮中星卜命相者甚多,皆自稱諮詢顧問。餘則售土特產者,又皆自稱陳麻花,然僅一家生意興隆,餘多冷清。入一鍾家舊宅參觀,大廳立一鍾氏神主牌,兩旁懸木對聯一幅:「兩銘儆世垂前範,百忍傳家裕後昆」,竟是張家祠廟之物,不知由何處搜羅輯並於此,幸而遊客大抵亦無明白人,否則豈不笑煞?於偏堂一破篋中,撿得霉爛殘書數種,一為某氏評注孟子,一為大足縣志,一為算術書。余正擬往大足開會,而得大足縣志,此兆甚吉。因詢閽者,付十元,挾而出,大樂。
二、霧都之霧汗騰蒸,六月山城欲臥冰,
【注】重慶師大邀下午演講,然又改為夜間,因思日間無事,遂獨往北培,轉三花石,再坐摩托車上縉雲山。山多松竹,幽不減青城,而涼爽特甚。重慶,號稱霧都,濕氣蒸騰,而半為人身所揮之汗。時才六月,而酷熱至此,南京武漢咸不及也。唯此山清涼獨絕,山下為北溫泉,山上有縉雲寺,太虛之塔在焉。太虛於抗戰時,曾於此設漢藏教理學院,栽成人才甚多,印順、巴宙、趙樸初……等皆在此處,乃一大叢林。寺則為劉宋以來之古剎,今茲殘敗矣。然落葉蒼苔,彌滋古意,令人塵鄙都消。由寺下行至白雲竹海,坐竹海間,烹茶一甌,飲而返。夜與重慶師大中文系學生談,竟至十時半。校工以時太晏,關燈而去,學生仍不退,紛紛開手機以為照明。此與在揚州大學點蠟燭演講略似矣。
三、縱橫鐵騎大江山,魂斷嘉陵小江關,
【注】重慶一帶, 人文本盛,抗戰期間西南聯大等校及中央研究院等亦皆在該處,流風餘沫,似應沾溉弗窮。然近數十年來,風流漸歇,人文學科博士點甚少,今年有二三名額,四川外語大學欲爭取之,重慶師院則黯然退出競爭矣。晏紅因負責準備川外之申報文件,今日遂不克陪我閑逛,乃由川外圖書館書記茍志光兄導余往遊釣魚城。金庸小說《神雕俠侶》云郭靖楊過等在襄陽抗元,擊斃蒙哥汗。其實抗元二三十年者,乃釣魚城,非襄陽。蒙哥汗死於釣魚城下時,忽必烈等方在埃及,正擬揮兵進攻非洲。聞訊,自歐非大陸全面撤軍,返國爭位。故此役關係世界史甚大。城乃孤島,峙立江中,巨石嶙峋,古城儼然。山巔有釣臺,云古仙人於此釣魚以活島民。今仙人與硝煙皆散盡,遊人往遊,刻石憑弔論議之而已。余與苟兄覓一「農家樂」,臨池坐飲,菡萏飄香,摘瓜蔬而食。池中有黃鱔,捕之,未獲,甚憾。
四、學人四海散其光,為奠揚公聚一鄉,
【注】赴大足中學,參加「楊明照學術思想及龍學國際研討會」。會乃四川大學召開,大足則為楊先生故里,故來此開會。楊先生以校注《文心雕龍》成名,是以會議又集中於討論《文心雕龍》。上午開幕畢,校長李福超浼余為題楊先生紀念館匾。此雖中學,然頗重視鄉邦文獻,為楊先生塑像、成立紀念館、開研討會,命其學生群聚聽受,欲有以感化之。下午與會代表齊赴龍崗山,舉行楊先生骨灰安葬儀式,備極哀榮。此會係曹順慶主持,楊先生有此門人,令人欽羨。
五、神州刻石鼎而三,一足渝巴肆大觀,
【注】大足石刻,與雲崗、龍門合為中國三大石刻群,而雲崗龍門皆在北朝,故多胡風;大足為晚唐五代至宋時期所刻,風格迥異;亦不只刻佛像,儒道人物及民間信仰亦甚多。惜發現甚晚,民國三十四年,楊家駱始率馬衡等人來此進行調查,迄今國際知名度及研究遂不如雲崗龍門。余前此曾與郭冠廷、林信華來遊,今茲重至,摩娑興感,仍如曩時,而時日酷熱,實不如昔之桂子飄香時也。夜往龍水湖沐浴溫泉,始盡滌汗膩。龍水以刀聞名,湖亦深美,未甚開發,尤好。
六、雨次穿林自在行,茶山竹海碧青青,
【注】由大足返渝,順慶命其學生童小暢來照料。小暢母林霖與其三爺林宏華先生同來,除安頓起居外,為我聯絡永川政府,赴永川參訪。永川為職業教育城,又為茶文化節舉辦地,境內且有一大野生動物園,故頗有可觀之處。先逛野生動物園。中午王琛發來電,問:「在何處?」曰:「正在喫老虎肉」,相與大笑。下午參觀各職業學校,繼而赴茶山竹海。茶名永川秀芽,與台灣多所交流,茶藝山莊頗不俗。竹海則為張藝謀拍「十面埋伏」之處。小雨穿林,其旅遊局繆局長問:「要走走嗎?」答:「莫聽穿林打葉聲,何妨吟嘯且徐行」,於是與小暢同入竹海,浴一身青碧而出。茶藝山莊為圍棋集訓基地,每年棋手來此對奕、飲茶、看竹、聽松,甚不惡。余以為更適合辦一書院。夜,鄭市長來旅館拜訪時,即以此意詢之,彼亦以為然。林宏華先生則謂:在野生動物園畔,建一虎嘯書院亦甚佳。
评论